三年来跑遍竹山不下上百次、即便亏损仍致力于竹工艺设计的“格子设计”总监林靖格认为,设计若要做出差异性,善用台湾在地竹材质的特性,并发挥其工艺价值是一大关键,他也期望更多年轻人能投入竹工艺的创作,如此一来,才能活络竹工艺产业的发展,不让珍贵的文化资产断层消失。 阅读更多
三年来跑遍竹山不下上百次、即便亏损仍致力于竹工艺设计的“格子设计”总监林靖格认为,设计若要做出差异性,善用台湾在地竹材质的特性,并发挥其工艺价值是一大关键,他也期望更多年轻人能投入竹工艺的创作,如此一来,才能活络竹工艺产业的发展,不让珍贵的文化资产断层消失。 阅读更多
2014年曾被“亚洲家具家饰展”(Maison & Objet Asia)选为“亚洲新锐设计师”(Rising Asian Talents)、从事设计将近20年的骆毓芬认为,唯有尊重、爱护自我文化,将台湾特有的材质运用在设计上,作品才能在国际上被看见,进而获得认同。 阅读更多
以香港为根据地的茱莉.普罗冉(Julie Progin)、杰西.麦克林(Jesse McLin),是一对活跃的设计师拍档。自从2009年起,他们开创商业陶瓷工作室与品牌“北纬22度”(“Latitude 22N”),并且为横跨亚太地区的客户,设计出许多展现丰富香港文化的生活家饰与照明灯具。 阅读更多
华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其实是很强,从整个华语区看,过去二十几年一直向往西方品牌或设计。而今在全球化的同时,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消费者也开始寻求自己文化根基、回归本源、欣赏自身文化的精髓和自身文化所拥有美学底蕴。 阅读更多
在香港土生土长的利志荣是产品设计顾问公司Milk Design的创办人兼设计总监。他的作品屡次获奖,并曾和亚洲知名在地和国际品牌合作,包括百度、飞利浦、连卡佛和国泰航空,令人印象深刻。 阅读更多
谈到朱哲琴,可能更多想到的是她在音乐上的造诣,作为中国新音乐代表人物,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乐坛奇才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她相继推出的《黄孩子》、《阿姐鼓》等专辑,将西域民族的独特神秘空灵的风格,在歌坛独树一帜,并蜚声国外。 阅读更多
璞素,如果只是听名字,你会联想到衣着“朴素”,或是生活“低调”,但其实璞素是掩藏在上海有80年历史的改建老厂房中,一个满满“华风”的家具设计品牌。2011年创立于上海,名字涵义源自《庄子•天道篇》:“朴素,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”。 阅读更多
克里斯多夫‧约翰虽在德国受设计训练,但他一毕业后就移居到中国,一待就待了四年,并在那展开他的设计事业。他在义大利米兰的活动上,遇到了设计师张雷与Jovana Bogdanovic,他们三人决定一起成立工作室,取名为INNOVO,在2010年更名为品物流形(Pinwu)。这个品牌跟中国的工艺老师傅合作,共同生产出限量的当代家居产品。他知道在大陆地方上的偏好影响设计与消费,但对设计师来说,更大的目标是创造出新的产品和计划,秉持永续性的概念。 阅读更多
身为设计师的艾略特‧理查兹(Elliot Richards)创立了知名英文部落格 eightsix.co,网站中记录了中国优良设计的崛起 。透过影像、访谈和文章,字里行间述说着年轻设计师们创新设计的故事。 阅读更多